華語學習者的年紀有向下發展的趨勢,美國有不少地區都出現了沉浸式教學的 program,更有許多人是聘中文保姆,希望小孩能自然而然學會兩種語言。
那小孩子應該要會多少詞彙呢?根據 Hao, Shu, Xing, and Li (2008) 的研究,12 個月的小孩平均會 81 個被動詞彙 (receptive words),5 個主動詞彙 (expressive words)。12個月到 16 個月這階段,主要成長顯現在被動詞彙的部分,從 81 成長到 116;但在主動詞彙卻沒有很大的成長,從 5 個成長到 17 個。
17 個月到 30 個月的幼兒在詞彙上則有明顯的增長,17 個月時,主動詞彙大約是 100,到了 24 個月則成長到了 334,30 個月更是增加到 536。換另一個角度來看,在大約一年的時間,幼兒的詞彙量是原本的五倍之多!
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幼兒識字量測驗,可參考下方的文獻。最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個識字量測驗的 checklist,也就是這階段的小孩可能/應該要會的詞彙。這個檔案在這:http://php.scripts.psu.edu/pul8/MandarinCDI/vocab_inventory_ch.pdf。我喜歡裡面將詞彙分門別類,像是動物、動作等。這樣的詞彙與分類很適合幼兒華語教師和專家參考。
參考文獻
Hao, M., Shu, H., Xing, A., & Li, P. (2008). Early vocabulary inventory for Mandarin Chinese.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, 40(3), 728-733. doi: 10.3758/brm.40.3.728
發佈留言